风水源流
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动。一方面是相活人居所,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。《尚书·召诏序》云:“成王在丰,欲宅邑,使召公先相宅。”这是相阳宅。《孝经·丧亲》云:“卜其宅兆面厝之。”这是相阴宅。这就是用占卜的方式择定地点。
秦的贤君庚、公刘、古公 父、周公在相地实践中都作过贡献。风水师很推崇秦惠王的异母兄弟樗里子,传说他曾经预测自己的墓地两侧将会有天子宫殿,并且应验了。
秦相宅没有什么禁忌,还发展成一种术数,也没有那么多迷信色彩。
汉代是一个充斥禁忌的时代,有时日、方位、太岁、东西益宅、形徒上坟等各种禁忌,墓上装饰有避邪用的石人、石兽、镇墓文。湖南省江陵凤凰山墓出土的镇墓文有“江陵丞敢告地下丞”、“死人归阴,生人归阳”之语。还出现了《移徙法》、《图宅术》、《堪舆金匮》、《宫宅地形》等有关风水的书籍。有个叫青鸟子的撰有《葬经》,后世风水师奉他为宗祖。
晋产生了管辂、郭璞这样的宗师。管辂是三国时平原术士,占墓有验而闻名天下,现在流传的《管氏地理指蒙》就是托名于管辂而作。郭璞的事迹更加,在《葬书》注评中有详细介绍。
南朝宋明帝是个最讲忌讳的皇帝,宫内搬床,修墙,必先祭神祈祷。他听说萧道成的祖墓有五色云气,,就暗中派在坟四角钉上铁钉,可是萧道成最后还是当上了皇帝。
齐时,衡阳地方有一怪俗,山民生病,就说是先为祸,必须挖祖坟,洗尸骨,洗骨除祟。
隋朝宰相杨恭仁移祖坟时,请了五六批风水师前往相地,其中有个叫舒绰的猜中了地下之物,受到重赏。当时相地最有名的是萧吉,他曾经给皇后择吉地,当文帝不听他的建议时,他预测到隋朝运数不长,他撰有《相地要录》等书。
唐朝时,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,出现了张说,浮屠弘、司马头陀、杨筠松、丘延翰、曾文遄等一大批名师。其中杨筠松最负盛名,他把宫廷的风水书籍挟出,到江南一带传播,弟子盈门。当时,风不在西北也盛行,敦煌一带有许多风水师,当地流传一本《诸杂推五姓阴阳宅图经》,书中提倡房屋向阳、居高、邻水的原则。
宋徽宗相信风水,曾听信术士之言,垫高西北地势,以便得到多子之兆。宋时老百姓普遍讲究风水,《朱子家礼》说,百姓家里死了人,三月而葬,先反地形选好,再择日开茔。宋代的风水大师特别多,赖文俊、陈抟、吴景鸾、傅伯通、徐仁旺、邹宽、张鬼灵、蔡元定、厉伯韶等都很有名。
传闻明代刘基最精于风水,有一本《堪舆漫兴》就是托名于他。
纵观历史,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时期,宋代是盛行时期,明清是泛滥时期。本世纪以来,风水学在旧中国是不有市场,解放后理论上受到沉重打击,实践中却还还断在运作。近年来,随着国际上对风水的重视以及它的适用性,使风水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新的活力。我们说当代是风水整合更新时期,应取其精华,剔除糟粕,结合现代自然科学。,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评价各阐释,从而更好地让其为人类造福。
四、风水的构成
水包括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大部份,有许多生动的理论概念各复杂的勘察方法。
气:明代蒋平阶在《水龙经》论“气机妙运”时说:“太始唯一气,莫先于水。水中积浊,遂成山川。经云:气者,水这体于父母,本骸得气,遗体受荫,盖生者,气之聚凝,结者成骨,死面独留,故葬者,反气内骨,以荫所生之道也。经曰: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,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。”由此可见,风水所论之气,有朴素的唯物论色彩。气是构成世界本原的元素,它变化玩穷,变成山,变成水,在天空周流,在地下运行,滋生万物。
风水把气分为生气、死气、阴气、阳气、地气、地气、乘气、聚气、纳气、气脉、气母等,认为不论是生者还是死者,只要得气,才能有吉兆。因此,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,即寻找生气,。我认为有生气之地应该是:避风向阳,流水潺潺,草木欣欣,莺歌燕舞,鸟语花香之地。